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縫衣機械原理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縫衣機械原理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詩詞如何入門?
這個問題應該是問詩詞寫作如何入門吧。這里主要就舊體詩詞談談個人看法。
首先,要有足夠的詩詞閱讀儲備。過去有句老話說,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,用在這里的意思是說,詩要多讀,讀得多了,就有了語言感,詩感。中國詩詞文化傳承四五千年,其實不必”言必稱唐宋“,從上古歌謠,到詩經(jīng),到漢魏晉六朝,有大量的優(yōu)秀詩詞作品,這部分不可以忽略。唐詩宋詞當然是詩詞的高峰,也是閱讀的重點。往后的歷代詩詞作品其實也很值得研讀學習。第二,熟悉掌握韻格律用韻知識。這是寫作格律詩的第一道門坎。格律詩有平仄要求,律詩有對仗要求,從格律規(guī)則來說,律詩絕句相對簡單,好掌握。詞是長短句,有許多詞牌,各個詞牌句式格律押韻都有其不同規(guī)則,這就需要多加練習,一般來說,不必遍地開花,很多詞人是主要專注于某幾個詞牌來寫,專注于某一個或幾個詞牌寫得多了,用熟了,其語感表現(xiàn)力也就更練達了。有人說,不想按格律,就寫古風,五言或七言,其實不是那么簡單。古風有古風的韻味,如果寫不那樣的韻味來,也不會是成功的作品。第三,多思考,有思想,方能寫出有精神的好詩。為寫詩而寫詩,可以不寫。詩言志,歌詠言,所謂寫詩,一定是要有想要表達的東西,因此立意是詩之魂。格律,語言天達 ,都是為立意服務的。一首詩的成功與否,立意是關鍵。第四,文如其人,詩亦如此。詩的氣格,最終是體現(xiàn)作者本人的氣格。全方位地提高自身修養(yǎng),詩由心生,是寫詩的最高境界。
我是崇拜詩人那種搖頭晃腦味道,幻想學習詩詞,到詩詞門檻里面去玩玩的新生,不會說如何入門,只能獻丑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。
最初是看見“頭條”上的對聯(lián)蠻好玩,就跑去試圖應對一番。結果可想而知,字詞句千千萬萬,不知道用什么來對對聯(lián)。這是一種盲目的***,茫然的思想,不知道么樣下叉。看來光有***不夠的,還必須要有工具才是啊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工具,它告訴了我如何應對聯(lián)。它告訴我:對聯(lián)有言數(shù)之分,如: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長言等等。當然,我參與應對的多為五言七言啰。它告訴我對聯(lián)必須仄起平收,讓我知道了上下聯(lián)的基本辨別。它告訴我對聯(lián)有相間相對等平仄要求,同時告訴我要避免“孤平”,避免“三連尾”,讓我知道了對聯(lián)選字時,要注意字的發(fā)聲,以保證對聯(lián)抑揚頓挫的***和美感。它還告訴我:應對聯(lián)要注意詞性的對應,如名對名、動對動……,哦——,原來它說的是對仗啊。通過平仄、對仗,我又了解了工對寬對的概念,真是收獲不小啊。這個工具就是“詩詞軒”,它不僅教你學習詩詞,還幫你校正格律。對聯(lián)的這些規(guī)則與詩詞基本相同,能熟練輕松應對對聯(lián),再去入門詩詞,可能輕松些吧,因為有韻律基礎做保證啊。
對對聯(lián)到了一定的時候,自然而然就有寫詩的沖動了,自然而然就開始嘗試了。詩分古體詩近體詩和自由詩,人們通常說的就是指的近體詩,它在唐朝時達到鼎盛,所以人們常稱它為“唐詩(其實這樣說法是不嚴謹?shù)模?。學近體詩就有個韻律問題,詩詞三要素首當其中:平仄押韻對仗。平仄,除了前面說的相間相對起收之外,還必須注意首頷頸尾四聯(lián)之間的相粘。對仗,如前面所說的相同。押韻,這是近體詩必須遵守的規(guī)則,我看見韻律工具有《平水韻》《詞林正韻》《新韻》,需要注意的是一首詩里,不要同時使用幾種韻律,要么就平水韻,要么就新韻。老師告訴我,最好先從五絕開始學起,再到五律,而后七絕七律,先短后長,先易后難,循序漸進??磥?,首先學習對對聯(lián)這一步算是走對了。其實,詩詞更重要的是“味道”,也即意境。對于意境,我的認識是“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”,“功夫在詩外”。但前面說的規(guī)則卻是入門的門檻,只有進了這個門,才能去“修行”,才能去“詩外”。
整個往“門”去的過程,大致就是這樣的,是一個在興趣驅(qū)使下的自然演變過程,也算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吧。其實到現(xiàn)在為止,也只是在門口晃悠,還沒入得門里去呢。
這是學習律詩的體會,詞的填寫更嚴格,不多說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縫衣機械原理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縫衣機械原理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